笔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陵城内。

崇祯父子和一干勋贵重臣齐聚一堂,他们现在商量着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京城就要被收复了。

大明多少算是参与进了其中,但怎么参与进去的,天下尽人皆知。

只能说公主孝顺啊。

前面还因为淮西清军的事儿怒气冲冲,后面还是没舍得彻底打亲爹的脸。而秦朗这位驸马爷也尽了当女婿的情分,没有给老丈人摆脸子,全了翁婿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边就没有矛盾了。

事实上,恰恰相反,随着京城的被恢复,秦朗和崇祯这对翁婿之间的矛盾只会变得更加剧烈。

京城乃天下首地,是一座有着非同一般的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城市,它不被皇帝掌控,反而被秦朗给把持着,这就注定翁婿俩要生出龌龊。

虽然之前时候这对翁婿就已经面和心不和了,哪怕金陵放淮西的清军攻入海州,那两边也没彻底扯破脸皮。

但现在不一样了。

这已经不是面上的和气就能遮掩的矛盾了。

秦朗拿下京城之后肯定不会松手的。

这座城市的象征意义和实际价值都太高太高了。

那他跟金陵之间的矛盾就不可化解。

这是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能看明白的事情,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这道理他们也不会不懂的。

同样,再度收复了北直隶和一部分中原的秦朗实力也会勐地大增。

虽然北直隶和中原屡经战火蹂躏,并且天灾不断,早让两地元气大伤,但金陵人人都知道齐鲁大丰收。秦朗去年在齐鲁投入了的本钱,不说一年时间里全都赚回来了,但只说粮食却是绝对不缺的。

而北直隶这地儿却是最缺粮食的。只要有粮食,地方上的几百万百姓立马就能将秦朗奉为万家生佛,奉为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万世明君。

而多了几百万满心感激的人,那就等于让秦朗多了更多的兵源和子民,来年将收获更大的财富。

以秦朗的财力物力,只要想爆兵,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秦朗的实力在迅速的增长中,金陵君臣自然不乐意看到了。

现在多铎那里又送来了新消息,两边搁置争议,同面强敌……

那张献忠明明大好的机会却不好好把握,以至于搞到现在,搞得西南明军的实力越发强盛起来了,可见不是成大器之人。

李自成呢?至今还在跟郑军纠缠不休,可见气运已无。

所以这天下还是清明两个老玩家加上秦朗这个新出头的小年轻。

三国争霸啊。

可惜两个老牌玩家都不争气,现在鞑清想要联明抗秦,然后金陵这边是怎么个结果,就要大家来商议了。

在场的不少人都是只做木偶,一声不吭。

说什么呢?

再多的恩怨情仇放在天下得失上也不值一提。

鞑子跟大明打了二十多年仗,甚至可以说大明之所以会落到现如今的田地,鞑子罪大恶极。

要不是他们死死的牵制住了大明的边军精锐,还如一口无底洞一样不停的吞噬着大明最贵乏的钱粮财税,只张李那群流寇,如何能叫之成今日的大气候?

所以大明和鞑清之间绝对是无法化解的血海深仇。

可这一切在秦朗两个字面前却都不是问题。

朝堂上很多人心里都有成算,皇帝这明显是想要答应。不过他们这位也是最好要脸的,估计是又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跟当初心底里明明想要南迁的,却始终拉不下脸,以至于险些被李自成一锅端了。

这种事儿到底是要有个背锅的在,今天也肯定会出头露面,所以他们还操啥闲心啊。

而至于为什么要在明面上找个人来背锅,则是因为崇祯的态度,他是绝不会正儿八经的跟鞑清议和的。但是双方却可以展开和谈啊?

你派个人来我这边谈一会儿,我再派个人去你那边谈一会儿。这一来二去的,别说几个月的时间,那就是一两年的时间也能消磨过去。

可这种事儿是一个需要拿到明面上亮摆出来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有人去顶上。

这人就是吴襄。

作为吴三桂的老爹,吴襄的身份简直是太合适了。

而且随着吴三桂即将改旗易帜,吴襄的身份也再没有过往时候那般难堪,虽然从本质上讲,他依旧是大明握在手中威胁吴三桂的一张王牌,但显然已经变得有分量有存在感了。

同时吴襄作为吴三桂的老爹,出头露面操办这种事儿也显得非常非常的理所当然,恰如其分。

他儿子本就已经弃明投清了,现在重新回归到大明序列,但吴三桂跟鞑清一没开打二没骂仗撕破脸,他甚至都不费一兵一卒的兵不血刃的接手了鄂北,现在吴三桂来为明清两边牵头搭线,就很合适也很正常。

而事情传开后会招惹的一些非议之声,吴襄吴三桂又何尝在乎?

老吴要在乎,他早就呕死了。

吴三桂就更是没脸没皮的人啦。

至于其他的人等,包括崇祯帝,便就也都能忍受了。

嗯,真的别对人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和期望。

人在没脸没皮的时候,底线之低真的是很能超乎人想象的。

就好比眼下的“联虏平寇”之策,早在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和大学士时就已经露出苗头了。

杨嗣昌深知明廷的可战兵力有限、财力也严重不足,很难以支持两线作战,就曾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

具体内容是同鞑清达成和议,每年输送白银、缎帛等物,清方以少量人参、貂皮之类回报,实行互市;然后集中兵力扫除“流寇”。

这很显然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办法,倒并没有借助清军来对付义军的意思。

但随着整个局势的恶化,一些幕僚人士就开始脑洞大开了,一个个都盘算起了借用北方少民之兵力来镇压中原内部的农民起义。

茅元仪写的《平巢事迹考》和姚康撰《太白剑》就是两个现成的例子。

二人都是以唐末平定黄巢起义作为借鉴,来着笔的,很明显的在借古喻今。

茅元仪曾在大学士孙承宗幕中任职,姚康则曾充任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幕僚。

他们以唐朝平定黄巢起义为题目着书立论,用意是借历史经验说明唐朝平定像黄巢起义这样大规模的农民反抗,光靠有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借用李克用的沙陀兵,招降像朱温这类义军叛徒,才有中兴之望。

这看似是两个人的一己之见,可实际上却代表着一种趋势,只因为大明一日比一日的衰败,已经败的叫人绝望了。这一切在鞑清入关之后戛然而止,但在长江之战清军大败而输之后却又重新喧嚣再起。并且随着秦朗日复一日的强盛,明清之间的交锋从激烈变平缓,然后是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

到今天,则终于到了把一切都摆明了的一日了。

喜欢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请大家收藏:(www.jubiquge.com)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趣阁推荐阅读: 骗了康熙亮剑之老子是孔捷挽明唐朝小官人三国之席卷天下II大唐第一世家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我在明朝当国公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公子千秋大明文魁大唐酒徒明朝伪君子大唐天下衙内闯三国望族风流水浒天王传续南明长安图回到明朝去闯荡江南豪侠传这个三国很核理战神无双诡三国时光之心回到民国当大帅北侯狼督军我要做门阀混在三国当军阀天唐锦绣大明第一臣大汉第一太子该死的二战三国神隐记重生之民国元帅邪王的侍妾交锋迷失在一六二九明朝败家子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超级霸主猎击三国北宋大闲人抗战之超级兵锋浪在江户那些年执宰大明大唐虎贲不死狂兵红色苏联
笔趣阁搜藏榜: 赘婿唐砖夜天子帝国的崛起满唐春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北宋大闲人三国酒馆,开局收留李元霸统御全球奋斗在初唐霸主崛起大秦之帝王系统抗战之超级兵锋三国战神之吕布无良才子浪在江户那些年盖世唐皇定河图执宰大明大唐虎贲末代锦衣卫指挥使重生三国马幼常皇权混在1275不科学的原始人不死狂兵望族风流风花醉虎将去抗日隋唐请回答:崩坏的隋唐演义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此间不客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抗日传奇之北战神移明皇帝时光之心狼行三国我家阳台通三国重塑隋唐红色苏联元末称雄帝国法兰西放啸大汉晚明超神特种兵王回到民国当大帅狼啸五代回到汉朝做将军战之欲红楼之涵师兄来也
笔趣阁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爱之神雨梦传奇指南剑圣地烽烟穿越之戏游江湖如画江山国家战斗力:雄兵陌上行宁朝管家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极品小太监明朝小人物凤凰涅磐铁血狼骑军邪王的侍妾中国远古帝王谱龙在天涯明末极品无赖三国第一鬼才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铁血山河东方凡人铁血职业提壶问江山荣耀归于罗马大唐刀圣铁血女英续争宋三国风云变智谋三国李唐王朝二十帝杀破唐三国之铁血帝王奋斗之第三帝国狼督军带着系统闯明末回到三国当猛将穿越时空之铁血战魂回到唐朝当驸马三国之君临天下汉血丹心三国之气盖千军超级太监重生之我在罗马做领主锦衣卫之高武大明